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浙江大学两位教授学术报告(2016-09-02)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6-09-01 浏览次数:25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柏浩和赵骞教授将于2016年9月2日到访并做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仿生智能材料多尺度设计与制备(柏浩教授)
           受激形变聚合物材料(赵骞教授)
报告时间:2016年9月2日(周五,也就是明天)下午2:00
报告地点:环资楼939会议室
 
受激形变聚合物材料
 

赵骞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受激形变材料可在诸如温度、pH、光照等环境条件变化时主动地发生形状变化,是许多高附加值器件的核心部件,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智能制造等领域已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在这些器件应用中,材料形变行为的多样性与可控性至关重要。本报告将着重介绍本课题组近年来对前所未有的受激形变行为的开拓。利用折纸与剪纸、模块组装、以及数字化光掩膜等非常规加工方法,构筑材料多尺度(分子级,微纳级,及宏观)结构,实现材料复杂形状、形变及其他功能。


References:
1. Q Zhao, XX Yang, CX Ma, D Chen, H Bai, TF Li,* W Yang, T Xie,* Mater. Horiz., DOI: 10.1039/c6mh00167j. Highlighted by Chemistry World and Scientific American.
2. N Zheng, ZZ Fang, WK Zou, Q Zhao,* T Xie,* 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602847.
3. GG Zhang, Q Zhao,* LP Yang, WK Zou, XY Xi, Xie, T.* ACS Macro Lett., 2016, 5, 805−808.
4. Q Zhao, WK Zou, YW Luo, T Xie,* Sci. Adv., 2016, e1501297. Highlighted by Nature, Science News, Wall Street Journal, Chemistry World, Popular Mechanics, and others.
5. GG Zhang,# Q Zhao,# WK Zou, YW Luo, T Xie,* Adv. Funct. Mater., 2016, 26, 931–937. (#equal contribution)
6. Q Zhao, HJ Qi, T Xie,* Prog. Polym. Sci., 2015, 49-50, 79-120.
7. CX Ma, TF Li, Q Zhao,* XX Yang, JJ Wu, YW Luo, T Xie, Adv. Mater., 2014, 26, 5665-5669. Highlighted by MaterialsViewsChina.

 

 

赵骞

赵骞,2004年与2009年于浙江大学分别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3年于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下属HZG生物材料中心继续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任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并于2016年晋升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形状记忆聚合物与环境敏感水凝胶等受激形变聚合物材料。研究成果在Sci. Adv., Prog. Polym. Sci.,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ngew. Chem., Mater. Horiz. 等期刊上发表。
 
 仿生智能材料多尺度设计与制备
 
柏浩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通过研究生物材料的复杂多级结构与其优异材料性能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往往能够为新材料的设计提供取之不尽的灵感。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深入研究了蜘蛛丝和仙人掌的集水问题。发现它们能够从润湿的空气中高效地捕获和收集水。这一特性得益于蜘蛛丝和仙人掌表面特殊的微结构,能够驱动尺度很小的微量液体。我们利用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制备得到了具有与蜘蛛丝类似表面结构的仿生高分子纤维材料,实现了对微小液滴的定向驱动和收集,这一类材料在淡水收集、气凝胶过滤、生物检测、智能催化等等领域都有极大的潜在应用。另一个例子是贝壳,它不仅强度高而且韧性好,这得益于它特殊的层状“砖-泥”结构。我们利用定向冷冻干燥和原位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对这种结构进行了模仿,得到了具有相似优异力学性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References:
1. Y. Zheng,# H. Bai,# Z. Huang, X. Tian, F. Q. Nie, Y. Zhao,* J. Zhai, L. Jiang,* Nature 2010, 463, 640. (#Equal contribution, Cover)
2. U. G. Wegst,* H. Bai, E. Saiz, A. P. Tomsia, R. O. Ritchie,* Nat. Mater. 2015, 14, 23. (Invited review, all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3. H. Bai,* Y. Chen, B. Delattre, A. P. Tomsia, R. O. Ritchie,* Sci. Adv. 2015, 1, e1500849
4. J. Ju,# H. Bai,# Y. Zheng, T. Zhao, R. Fang, L. Jiang, Nat. Commun. 2012, 3, 1247. (#Equal contribution)
5. H. Bai, X. Tian, Y. Zheng,* J. Ju, Y. Zhao, L. Jiang,* Adv. Mater. 2010, 22, 5521. (Cover)
6. H. Bai, J. Ju, R. Sun, Y. Chen, Y. Zheng,* L. Jiang,* Adv. Mater. 2011, 23, 3708. (Cover)
7. H. Bai, J. Ju, Y. Zheng,* L. Jiang,* Adv. Mater. 2012, 24, 2786. (Cover)
8. H. Bai, L. Wang, J. Ju, R. Sun, Y. Zheng,* L. Jiang, Adv. Mater. 2014, 26, 5025.
9. H. Bai,* F. Walsh, B. Gludovatz, B. Delattre, C. Huang, Y. Chen, A. P. Tomsia, R. O. Ritchie,* Adv. Mater. 2016, 28, 50.
 

柏浩

1983年出生于重庆,2006年于浙江大学获高分子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江雷院士;2012-2015年,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Robert Ritchie院士和Antoni Tomsia教授。2015年入选国家”青年创新人才“计划和浙江大学”人才计划“,任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等多项荣誉。
代表性成果多次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引用1500余次。 

赵骞.jpg
赵骞.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