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开发
科研机构
医用、生物组织工程材料实验室 学术带头人:方月娥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0-11-24 浏览次数:247

 

学术带头人:方月娥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实验室先后承担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安徽省"九五" "十五"科技攻关基金项目和科技攻关产业化基金项目、三项安徽省科技重点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科技合作项目。

研究方向:主要有医用、生物组织工程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原位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特点:采用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反应化学、高分子辐射化学和仿生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分子设计模拟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采用绿色化学技术,研究绿色新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即选取绿色原料,绿色能源(高能辐射源、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微波辐射加热反应炉),产品为环境友好材料。

取得的主要成果:
1.研究了多种体系的辐射接枝动力学过程和壳聚糖的辐射降解过程,创新性地建立了接枝和降解动力学方程,对高分子反应化学具有重要意义。(在SCI、EI检索的国际期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2.医用防粘连膜
采用辐射技术研制了高纯度的水凝胶医用膜,模拟了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动物实验证明膜具有优异的生物组织相容性。首次应用于骨外科手术防组织粘连,150余病例临床应用证明防粘连率达88.5%,疗效显著,患者恢复了机能和劳动能力。(中国科学院鉴定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获国家发明展银奖)。
3.手外科手术阻滞粘连膜
采用辐射接枝技术研制了阻滞粘连膜。在动物实验基础上进行了30病例临床应用研究,包括术后随访五年观察,材料对病患的全身、肝和肾脏功能无影响,无伤口感染,总有效率达90%以上,术后肢体活动能力恢复,治疗效果理想。
4.生物降解性骨折内固定物
研制了应用在骨折修复手术中可生物降解的内固定物(骨钉)。骨钉直径为3-5㎜,长为5-10㎝,强度与人体疏质骨相当。在材料通过了毒理学、生物学安全性实验的基础上,对30只家免腿胫骨骨折内固定实验,修复治愈率为93%,表明其适合疏质骨内固定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含中西药的壳聚糖医用敷料(人工皮肤)
首次将治疗烧伤专利中药液和西药与壳聚糖复合制成敷料膜,解决了原中药液涂敷时开裂引起感染的问题。动物实验表明,该敷料具有创面干爽、止痛、杀菌、速愈、低疤痕等特点,现正在临床应用研究中。(安徽省科委重点基金项目)
6.生物降解性纳米复合超强吸水剂
采用绿色技术制备了具有高吸水性、保水性和能控制降解性的超强吸水剂。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开发低成本、可良性循环的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和化肥缓释剂方面有可观的产业化和应用前景。(安徽省“九五”“十五”科技攻关和科技攻关产业化项目)。
7.原位聚合纳米插层复合材料
首次采用辐射引发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是绿色能源,过程无三废,简单易控。研究了水性涂料、塑料和橡胶体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表征其结构和性能,具有产业化应用的前景。(发表了SCI、EI检索国际期刊多篇研究论文)。

开发性的研究成果:成功合成了多种无卤低毒的磷、氮类阻燃剂,并研制阻燃涂料、塑料和橡胶,其成果具有应用的价值(省级鉴定);生物降解性种衣成膜剂和水性耐辐射防火特种防护涂料均在产业化试验阶段。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壳聚糖定大单体接枝研制生物组织工程材料,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望制备生物工程支架材料。

以上研究工作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通过省部级主持四项科研成果鉴定、三项在研产业化项目,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SCI、EI检索约一半。